你的位置: 皇冠信用盘 > 新2足球网址 > 祭如在: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的疏浚设想建构
热点资讯

祭如在: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的疏浚设想建构

发布日期:2024-02-20 14:57    点击次数:201

本刊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摘录

“汇集祭祀”遇冷突显出“网上是给谁上坟”这一中枢问题背后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不雅念的深化影响。非论是念念想如故实践层面,传统社会都主要将祭祀步履视为一种以疏浚为基本方针的历程,其中的家庭祭祀步履则是活着者与逝去的先人或其他亲东谈主进行的疏浚。通过对典型传统祭式的宏不雅梳理与分析发现,其疏浚设想建构的关键在于尸骸的表征与在场,即孔子所言之“祭如在”,具体步田主要体现为“尸”“主”、墓所、“影”等尸骸象征物的使用;而某一具体象征物能够表征特定尸骸的唯独性履历来源于与之相匹配的、嵌于丧礼之中的“点主”“引魂”等通过庆典。从东谈主际传播表面的视角对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进行考研,不错将准社会互动与设想性互动勾连起来,揭示出一类更具遍及真谛的传播征象——拟想互动。

作家简介

张放,四川大学新闻学院西宾、博士生导师。

基金技俩

本文系国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技俩“‘互联网+’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变迁与文化转型讨论”(技俩编号:19XSH015)的阶段性截至。

自2000年起,国内先后出现了一批运营于今的汇集奇迹平台,用户可创建一个网上“记挂馆”或是“墓碑”,通过假造献花、燃烛、上香等步地对死灭的亲一又进行祭祀。连年来,民政部门以及不少义冢、陵寝都将之行为一种新的家庭祭祀体式向大家鼎力宣传扩充。学者们则称之为“汇集祭祀”并从学理上赐与了确定(李晓红,方金珍,2008;张歆,郑笑眉,2009;徐翔,2011;廖开国,范中丽,2012;凌远清,2013;陈安妮,2016;滕鲁阳,2017;梁敏,2018)。但民间对之的作风弥远不冷不热,这激勉了不少中央媒体和方位媒体的耐久关怀(陈恒,2013;叶含勇,李力可,2017;于建,2017;曾帆等,2019;朱昌俊,2020;尹沁彤,2017;河北省涿鹿县播送电视台,2018;郭元鹏,2021)。不少东谈主觉得此种步地“莫得庆典感,并弗成抒发对尸骸的哀念念和尊重”,“底本真谛紧要的祭祀步履很可能流于名义,最终意兴索然”(叶含勇,李力可,2017),以致断言“就目下的本质来看,它就怕还只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标的,对社会接受速率和广度,弗成过于高估”(朱昌俊,2020)。

现存讨论的主要不雅点觉得,“汇集祭祀”遇冷的根源在于与传统墓祭比拟的场景性与庆典感的缺失(张歆,郑笑眉,2009;廖开国,范中丽,2012;滕鲁阳, 2017;梁敏,2018)。夏学銮也曾指出:“汇集祭祀‘火’不起来,归根结底如故在于莫得本质感。……墓碑、坟场,这些咱们称作祭祀行动的场景要求,到了网上,场景就变了。”(陈恒,2013)也有学者觉得并非“缺失”而是发生了“改换”:“汇集祭祀不仅保留了传统祭祀的一些外皮体式,比如凭吊、献花等,更发展了祭祀亲东谈主的内涵,还不错通过搜检其中的音像图文信息来总结先东谈主的东谈主生历程与人命风仪。可见,借助网墓所进行的祭祀行动,其庆典步调、记挂效果乃至文化上的功能都是不消置疑的。”(凌远清,2013)“跟着汇集祭祀、汇集记挂的发展,网民不错通过汇集绪言时间进行传统的祭祀先东谈主、记挂要紧东谈主物和全球东谈主物的步履……在这里,汇集化的假造步履赢得了尊荣而本质化的庆典步履意味。”(徐翔,2011)笔者觉得,非论“缺失说”如故“改换说”,对互联网带来的去场景性与去庆典感问题的惯性关怀都可能躲避了另一个更为中枢的问题。河北省涿鹿县播送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汇集祭祀”悄然兴起,涿鹿东谈主怎样看?》后知名为“云淡风轻”的网友留住的一条驳倒冷漠:“网上是给谁上坟?”而公众号的复兴则是“每年因为上坟烧纸发生的失火果然不少,是以提倡雅致祭祀亦然对的,同样都是惦记先东谈主嘛”(河北省涿鹿县播送电视台,2018)。后者显着觉得祭祀是等同于惦记、口角的。

然而,祭祀果然等同于口角吗?网友又缘何冷漠“网上是给谁上坟”这一问题呢?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历史上耐久存在的一种传统不雅念,那即是包括“上坟”在内的各样民间家庭祭祀其实都是与尸骸进行“疏浚”的步地。这里给“疏浚”加上引号,是因为其只是一种存在于设想中的主不雅体验。迄今为止,对于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的专论寥寥(林耀华,1931;常建华,2001 ;何淑宜,2009;邵凤丽,2019),大多散见于社区讨论(林耀华,2000;杨懋春,1945/2001;Freedman,1958;许烺光,1967/2001)、系族讨论(徐扬杰,1992;常建华,1998;王善军,2000;井上徹,2000/2008)、节日讨论(韩养民,郭兴文,1987;宋兆麟,李露露,1991;杨琳,2000)与民间信仰讨论(禄是遒,1912/2014;葛兰言,1922/2010;Addison,1925;杨庆堃,1961/2007;渡边欣雄,1991/2001),波及社会学、东谈主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宗素养等学科,而尚未有以传播学“疏浚”视角赐与不雅照者。本文拟由此切入,以历史文件、方位志以及体裁文本为依据,在宏不雅梳理把合手传统民间家庭祭祀形态演变端倪的基础上,厘清其疏浚设想的建构步地。

祭为言际:

行为“疏浚”的传统社会民间家庭祭祀

古今学者大致有这么一个共鸣:中国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的一个要紧方针是“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梁克家,2000:641;常建华,1998:108;庄孔韶, 2000:iv;刘晓春,2003:85;冯尔康等,2009:108)。这么的家庭(含家眷)集体整合价值取向使得传统祭祖行动更为侧重以公开的集体性认真庆典进行展演,呈现出昭彰的戏剧颜色,以完成婚庭关系与家庭伦理谈德不雅念的延续。但容易被忽略的是,所谓“尊祖(敬宗)睦族(收族)”其实只是适用于宗庙祭祀(庙祭)、祠堂祭祀(祠祭)等家眷祭祖的情形;而除了家眷祭祖除外,传统社会民间家庭祭祀还遍及存在“近于特有的、个东谈主的、单孤的”(林耀华,2000:171)以小家庭为单元祭祀先人(林耀华,1944/1989:59-60),以及祭祀同辈以致低辈一火亲(许烺光,1967/2001:155-156)的征象,主要体现为寝所祭祀(寝祭)或墓所祭祀(墓祭)的形态。在这么一些家庭祭祀中,汲取庆典展演的步地强化血统团体凝合的真谛淡弱了好多,而更能突显出祭祀步履底本的方针——“疏浚”。

从“祭祀”一词的本义来看,《广雅》有“祭,际也”(王念孙,2019:374)之说,属与“言”揣度的《释言》篇;而“祀”的涵义与“祭”雷同,如《尔雅·释诂》曰“祀,祭也”(郭璞,邢昺,2000:38)。《礼记·祭义》有“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郑玄,孔颖达,1980:1594)之言,意即 “以己之志意告示鬼神”(杨天宇,2004:612);《春秋繁露·祭义》则有“祭之为言际也”(苏舆,1992:441),觉得“祭”亦然一种言语交流。从古字形来看,“祭”是献以酒、肉的象形,而“祀”是东谈主祈告于牌位(神主)之前的象形(王凤阳,2011:665)。可见,祭祀即是一种东谈主与鬼神之间的疏浚交流,故《古辞辨》觉得“‘祭’是东谈主与鬼神相交际的体式”(王凤阳,2011:665)。而现代学者也有不少招供这一倡导,举例陈赟(1998)就指出:“祭祀中的庆典与存念念不外是东谈主与鬼神交通的必要中介。”具体到家庭祭祀,林耀华(1931)觉得拜祖不雅念包含着“信和祖灵的交通”;许烺光也觉得“上坟”与家眷中晚辈向父老致敬或暗意敬意是相似的(许烺光,1967/2001:153),并将此类行动概述为“与先人进行交流”(许烺光,1967/2001:143)。杨庆堃(1961/2007:50)将家庭祭祀称为“这种与死者交流的步地”;杜希宙、黄涛(1998:171)也指出“这实质上是亲东谈主之间企图杰出死活界限进行交流的愿望,它以祭祀的体式来体现”;而渡边欣雄(1991/2001:106)则觉得,如期的祭祀步履是一种子孙与先人之间的“互酬”。

在民间,也有一些大体共通但又在细节上各具方位特点的作念法透露落发庭祭祀的“疏浚”性质。其较有代表性者有二:一是祝告。《仪礼·士虞礼》载古礼始虞辞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昧旦不宁。敢用洁牲刚鬣、香合、嘉荐普淖、明王人溲酒,哀荐袷事,适尔皇祖某甫。飨!”(郑玄,贾公彦,1980:1174)。又有祔辞曰:“哀子某,未来某,隮祔尔于尔皇祖某甫。尚飨!”(郑玄,贾公彦,1980:1176)其中的“飨”和“尚飨”即是“请享用”之意。晚世家庭祭祀中的祝告则多有“昭告”“敢告”等一类用语,以示向尸骸文牍之意——如湖南攸县陂下市王氏时祭祝辞“维皇清×年×月×日,主祭嗣孙某敢昭告于显高祖考王公府君、显高祖妣王母孺东谈主”(陈秉仁,2013:381);浙江宁波濠梁万氏子弟若中进士,则当时祭祝辞为:“某之子某(或孙某),恭维先训,得遂成名,于某年月日会试登科第某名,殿试第某甲第某名。敢告。”(陈秉仁,2013:383)二是写包。在部分地区烧纸时会附有向尸骸讲解情况的文告,举例云南大理喜洲镇“中元祭祖”行动的“烧包”庆典中,“包”内除了要烧给一火亲的纸锭除外,还要附上“一份肯求先人收包的恳求书”(许烺光,1967/2001:160),以致还有专门用以指挥如何书写“上坟红包”的民用礼书《写包簿子》(张鸣,2005:187);天然,烧纸自己亦然一种交流步地(柏桦,2011/2019:19),因此在不少方位的民间说法中会觉得尸骸能够通过一些步地给予反馈——如《太平广记》收录的一个故事中的鬼吏就提到“受钱之时,若横风动灰,即是我得;若有风飏灰,即为阴曹及地鬼神所受”(李昉等,1961:3034-3035)。虽为演义家言,其本质中必有所本。而巴渝地区和甘肃定西一带的说法是,只须有风吹起纸钱烧成的灰,即是尸骸暗意他们仍是收到了(杜文涛,2015:285;曹景荣,2016:211)。

这些态状与结论都明确揭示出,非论是念念想层面如故实践层面,传统社会都主要将祭祀视为一种以疏浚为基本方针的历程,其中家庭祭祀则是活着者与逝去的先人或其他亲东谈主进行的疏浚。

神之所依:

疏浚设想中尸骸如何“在场”

由于一火者已逝,祭祀行为一种疏浚步履只然而活着者基于主不雅设想而产生的主不雅体验。这种疏浚设想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呢?其基础天然首先是传统不雅念所觉得的“形一火而神不一火”(马昌仪,2017:34)。《荀子·礼论》云:“祭祀,敬事其神也。”(王先谦,1988:371)然而神魂无形,在祭祀历程中如何产生“在场感”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史料标明,在传统中国主要家庭祭祀形态发展演变的历程中,非论是庙祭、祠祭如故寝祭,以及在很万古候内与上述三种祭式并行的墓祭,都选拔了通过某种能够代表尸骸的象征物的“在场”来管束这一关键问题。

礼乐雅致酿成之后,总揽阶层的正宗祭式——庙祭先后使用“尸”与“主”行为尸骸的象征。先秦期间的庙祭多用“尸”,即是找活东谈主装饰成先人的模样来受祭(王鹤鸣,王澄,2014:57)。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宣公八年》曰:“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皇帝以卿为尸,诸侯以医生为尸,卿医生以下以孙为尸。”(何休,徐彦,1980:2280)以“卿”“医生”“孙”等不同身份的东谈主来饰演“尸”,体现了“尸”的等第性。但非论如何,“尸”是由有血统关系的活着后辈充当,《礼记·曾子问》中有“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郑玄,孔颖达,1980:1399)的说法可为佐证。其具体饰演步地是“以幼意(以孙辈无父者为之),衣所祭者衣冠,摄其威仪,行以酬酢”(邓子琴,1947:34),也即是穿上尸骸服装,师法尸骸的隆重姿色,与祭祀参与者进行互动(接受敬酒、献食以及回敬等)。

此后“考战国之末,立尸事已不行”(邓子琴,1947:34),书写有尸骸姓名的牌位(称为“主”或“神主”)更为普随处成为尸骸在场的象征物,即“宗庙之有主也”(郑玄,孔颖达,1980:1620),“主,盖神之所凭依”(范宁,1980:2404)。除家眷的庙祭独特在宋代出现的变式——祠祭外,牌位也在匹夫小家庭的寝祭中得到遍及使用,故也将此三种祭式也统称为“牌位祭”或“灵位祭”(方光华,2000:93)。尽管“尸”“主”有别,但从其真谛来看,则昭彰是一以贯之。《礼记·郊特牲》曰:“尸,神象也。”(郑玄,孔颖达,1980:1457)东汉郑玄注《诗经·小雅·楚茨》曰:“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郑玄,贾公彦,1980:1168)可见“尸”的作用是行为尸骸神魂的有形载体,以便让子孙后代“心有所系”;而《通典·礼八》引许慎《五经异义》曰:“主者,神象也。孝子既葬,心无所依,是以虞而立主以事之。”(杜佑,1988:1353)由此可见“主”亦然尸骸神魂的有形载体,其作用同样是使子孙后代在养活先东谈主时“心有所依”。

牌位迁入祠堂之后,除非合族大祭不然弗成等闲“请出”,因此不少方位都有在过年时使用尸骸画像(称为“影”“影神”或“神子”)代替牌位来进行祭拜的习俗(俞樾,1995:851;刘永华,2006),称“拜影”(车吉心,梁自絜,任孚先,1989:824;陈诏,1999:131;刘荣,2010;窦世荣,2013:51)或“拜像”(娄子匡,1989:35),此即为“影祭”。存放“影”的专门堂室则称为“影堂”(司马光,1986:521);若因要求所限无法树立的,可简化为“影帐”(陆锡兴,1998)。此俗“简短在晚唐仍是酿成,至宋趋于完备,流行于明清”(陆锡兴,1998)。刘雅萍(2010)引《旧唐书》中段文昌设影堂祭祖遭遇缙绅非议之记录指出,影祭首先并不为社会主流所接受。然而尽管如斯,其产生却是因本质的社会需求——官员无法在家庙所在地任职而带来的祭祖未便。到了宋代,影祭的接受度大大高潮,但祠堂的兴起最终使得其在大多数方位的适用鸿沟仅限于年节期间(娄子匡,1989:35)。天然影祭在出身之初因为标新改进激勉了庞大的社会阻力,但最终如故被众人所平时接受;近现代出现的遗像像片,其实亦然“影”的一种发展。

除“尸”“主”“影”除外,墓所亦然尸骸“在场”的要紧象征物。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云“古礼庙祭,今俗墓祀”(黄晖,1990:971-972),可见至迟在东汉时墓所已遍及成为祭祀尸骸的气象。杨宽(1985:116)觉得“原来祭墓只是特殊情况下汲取的礼节”,“惟有在长子放洋的时候,庶子因无爵弗成到宗庙祭祀,而临时汲取的一种解救主义,用来代替宗庙按四季的祭祀”。此即“上墓”或“上冢”,经常于墓旁设祭坛进行。至汉代,祭坛演化为墓祠,其中置有尸骸牌位(常建华,1998:135)或画像(常建华,1998:139),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而“庶东谈主弗成立祠,则祭于墓,相习成俗也(《陔余丛考·墓祭》)”(赵翼,2009:590)。需要重视的是,彼时墓祭天然只是庙(祠)祭的补充,但也觉得墓所能够行为临时替代性的尸骸象征;而从汉代陵墓的形制来看,墓中险些都设有“神座”一类供灵魂栖息的步调,因而兼具“敛尸”与“宁神”的双重功能(杜佑,1988:2702)。尽管宁神于墓与基于“魂气归于天”(郑玄,孔颖达, 1980:1457)学说的儒家之礼分歧,但在自愿酿成的民间设想中,墓所是尸骸遗体或代替遗体的遗物所归之处,理所应当是尸骸神魂的栖息之地,故虽不少儒家学者如晋袁瓌、干宝(杜佑,1988:2702),宋张栻(2004:127)、程颐(程颢,程颐,2004:6),清徐乾学(1881:4b)等从表面上冷漠质疑,墓祭却仍然成为了被民间遍及接受的习俗,最终在唐代被官方招供为礼法而赢得法理方正性(张勃,2013:146-147)。

庙无二主:

祭祀象征物缘何成为适格疏浚对象

传统民间家庭祭祀先后使用了“尸”、“主”(牌位)、墓所、“影”(画像)等多种象征物来表征尸骸的在场,然而某件具体的象征物是否能够表征特定的尸骸从而成为适格的疏浚对象,取决于其在民间集体设想中能否成为尸骸神魂的载体。朱熹(2002:1795-1796)曾言谈:“按古礼,庙无二主。尝其开心,以为祖考之精神既散,欲其萃聚于此,故不不错二。”也即是说,尸骸的精神意志不可分割,故其载体也应具有唯独性。在传统丧礼中,经常都会使用某个特定的庆典来保证祭祀象征物成为尸骸神魂的唯独载体,也即唯独适格的疏浚对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应属盛行于明清以及近代的“点主”庆典。

“点主”,又称“题主”,《汉语大辞书》对其的解释是:“旧丧礼,东谈主身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稿‘×××之神王’,然后于出丧之前请知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汉语大辞书剪辑委员会,汉语大辞书编纂处,1993:17127)在不少方位,“点主”的同期还要补完牌位上“神”字终末一竖,称之为“通神”、“穿神”或“贯神”(王世雄,黄卫平,1991:175;中国东谈主民政事协商会议四川省新津县委员会,1994:55;火泽东,苏裕民,2015:46),二者合称“通神点主”(邢台市桥西区方位志编纂委员会,1993:404;丁世良、赵放,2014:74;咸阳市方位志编纂委员会,2000:795;王丽娜,2006:377)。除《崇祯长编》(《明实录》,1962:1865)、《大明会典》(李东阳等,年份概略:12)、《清世祖实录》(1964:1655)等正史外,相干记录还散见于北京(李棠阶,1897:31;文康,1992:1053)、河北(杜学德,2004:213)、河南(张玉林,1987 )、山东(兰陵笑笑生,2000:828;西周生,2005:237)、陕西(咸阳市方位志编纂委员会,2000:795)、甘肃(庆阳县志编纂引导小组,1984:371)、四川(中国东谈主民政事协商会议四川省新津县委员会,1994:55)、上海(Addison,1925:32)、江苏(阮葵生,1959:127)、浙江(范祖述,1989:83)、江西或安徽(李国文,2012:408)、福建(Freedman,1958:82)等地,故《中国民俗辞典》觉得“此俗流行于寰球大部分地区”(叶大兵,乌丙安,1990:273)。官修汗青《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点主一事,所关甚重”(爱新觉罗·昆冈等,1976:11131),民俗志《洛阳民初汉民丧葬礼俗概述》亦言“‘安葬’礼之规模,取决于‘点主’礼之简繁”(张玉林,1987),足见其被官方和民间醉心的进程。“通神点主”经常需要使用“朱笔”,也即蘸有鸡血或朱砂等红色汁液的羊毫完成(咸阳市方位志编纂委员会,2000:795;庄铭江,蔡尤资,2005:118-119;禄是遒,1912/2014:34;中国东谈主民政事协商会议四川省新津县委员会,1994:55)。事实上,其首先使用的是“孝子血”,也即点破尸骸之子中指之后的滴血,取“领路血脉”之意(邹进扬,2014:233;蔡利民,高福民,2006:162;周文敏,2009:141);有的也使用“孝子血”与朱砂的羼杂物(王秉愚,2009:234;李恒坤,林志军,2014:115)。“点主”之后,一块普通的木牌方能行为“神主”,成为适格的祭祀疏浚对象。有方志和意境贵府透露,“影”的制作也需要“通神点主”(庆阳县志编纂引导小组,1984:371;刘荣,2010)。

对于墓所,也有“引魂入墓”之俗。金式武(1998)觉得古之“复”礼(皋复)即是将尸骸的灵魂引诱入墓所之中,与魄重归一体。在中古时期,因战乱经常,尸骨无存者众,故表层社会与民间均盛行以尸骸之物招其魂而葬之,称为“招魂葬”(李梅田,2021:121);但更为常见并延续于今的,如故以旌幡引魂入墓的作念法。《周礼·春官宗伯·巾车》(郑玄,贾公彦,1980:825)有载:“及葬,执盖从车持旌。”而《礼记·檀弓下》(郑玄,孔颖达,1980:1301)亦有载:“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意即东谈主死之后其神魂不可见,故使用旗号来暂时赐与表征。其后简短在唐宋之际,儒家旗号轨制与佛幡交融成为出丧之时将尸骸神魂引入墓中的“引魂幡”(王铭,2014)。河北任县大屯乡的葬俗中对之有较为详备的态状:“灵幡是用白纸剪制而成,正名叫引魂幡或招魂幡,……其意为:一火者魂灵不要到处浪荡,不要在不吉之地淹留,要尽快回到身躯中来。”(中共大屯乡委员会,大屯乡东谈主民政府,2011:95)又如安徽砀山县的相干记录(黄世东,2014:75):“引魂幡是用白纸叠成三角形,下坠三根白纸长条,纸三角上画有灵符……中间纸条上写‘灵幡接引故显考(妣)灵魂入墓大吉’。”有的方位为了确保尸骸神魂能投入墓穴,还有一些极度的操作。如湖南湘西花垣县葬俗中的“扫魂”——“风水先生将孝子拿的引魂幡接过来站在棺材侧面进行‘扫魂’”,其扫魂词中有“一火者死魂一并入棺木”一句,并反复出现屡次(中国东谈主民政事协商会议湖南省花垣县委员会文史贵府讨论委员会,2007:367)。

从祭祀参与者的主位视角来看,正是“通神点主”与“引魂入墓”此类庆典的操作历程,使得尸骸的无形神魂能够发生空间上的转换,继而附着于“主”或“影”之上,或是栖息于墓所之中,使之成为“有灵”“能感格”的祭祀对象;若从讨论者的客位视角来看,则二者都可视为一项“通过庆典(rites of passage)”。借助这一表面资源不错看到,一方面并非惟有行为东谈主的个体武艺够依靠通过庆典进行从“粗造”到“圣洁”的状态改换;牌位、画像、墓所等行为物的个体,在通过庆典中同样也能从粗造世界分离出来,继而成为“通过者(passager)”投入阈限阶段(liminal phase)(特纳,1969/2006:94),完毕从“粗造之物”到“圣洁之物”的改换,并不息行为“圣洁之物”而存在;另一方面,所谓的“粗造”到“圣洁”的状态改换,其实就意味着个体从“一般之东谈主”或“一般之物”转换为具有唯独性的“特殊之东谈主”或“特殊之物”,也即在成为“圣洁之物”的同期,牌位、画像、墓所等象征物也完成了表征尸骸本东谈主的履历赋予,在疏浚设想中成为“在场”的疏浚对象。极度需要重视的是,这一通过庆典并不在祭祀历程之中,而是丧礼的一部分,因此十分容易被忽略,而这恰正是象征物得以表征尸骸,在祭祀历程中制造参与者的尸骸在场感从而建构疏浚设想最为关键的一环。

祭如在:祭祀行为一种拟想互动

从以上分析不错看到,传统社会民间家庭祭祀中疏浚设想建构的中枢在于底本缺位的疏浚对象的表征与在场。约翰·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1999/2017:215)觉得东谈主与死者之间的“交流”只是一种对静态文本的讲解注解,即是基于交流对象缺位而冷漠的结论。但笔者发现,祭祀行动这种通过建构缺位对象的“在场”来建构“疏浚”的作念法,比拟于“讲解注解”蕴含有更多接近简直互动的属性,而这一进路目下至少已有两种较为知名的表面总结,粗略对于领路祭祀的实质有所启发。

其一是设想性互动(imagined interactions,IIs)表面。所谓设想性互动,是指个东谈主在主不雅设想中与他东谈主进行互动的社会融会历程(Edwards,Honeycutt & Zagacki,1988),其对象主如果本质生计中的要紧他东谈主(Honeycutt & Cantrill, 2001:65),但也存在与系数不相识的东谈主进行设想性互动的情况(Berger & Bell,1988;Honeycutt,1989b)。讨论发现,设想性互动除了能对本质互动进行预演(Gotcher & Honeycutt,1989;Honeycutt,Vickery & Hatcher,2015)除外,还能替代抵偿无法在本质中进行的互动(Honeycutt,1989b),并达到增进自我领路(Zagacki,Edwards & Honeycutt,1992)、宣泄负面心思(Honeycutt,1989a;Berkos,Allen,Kearney & Plax,2001)以及创建与珍贵社会关系(Berger & Bell,1988;Honeycutt,1989a)等效果。

既然祭祀的实质是一种疏浚设想,那么其是否属于设想性互动的规模?毫无疑问,二者具有昭彰的共性,即由于互动对象的客不雅缺位导致必须借助参与者的主不雅设想完成“互动”。但霍尼克特也冷漠,设想性互动是“对于交流疏浚的白天梦”(Honeycutt,2003),是一种“内心的对话(inner dialogue)”,包括“在设想中向对方言语并设想对方的回答”(Honeycutt & Hatcher,2016)。也即是说,设想性互动的疏浚对象和疏浚步履均是系数通过设想赐与呈现的。而祭祀参与者不仅在进行疏浚时面临的是牌位、墓所、遗像等客不雅在场的尸骸象征物,同期发出的疏浚步履(如前文说起的祝告、写包等)亦然外皮于自身的,这就标明祭祀中非论是疏浚对象如故疏浚步履都并非只是依赖设想而生成,而是需要开辟在一定的本质对象和本质步履之上。

这很容易让东谈主梦猜度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表面。这一表面觉得,受众会将众人传播绪言中的东谈主物视为简直东谈主物作念出反应,并与之酿成一种雷同于面临面来回中所酿成关系的准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PSR),而这种征象更多地出目下守密正常社会来回的东谈主群如一身者、内向者和酬酢受拒者之中,是对酬酢过失的一种抵偿(Horton & Wohl,1956)。自后的讨论标明,准社会互动征象基于受众与众人绪言东谈主物之间更具遍及性的心思鸠合历程,存在于普通东谈主群之中(Rubin,Perse & Powell,1985;Rubin & Perse,1987),且非论是在抵偿如故普通情状下,绪言受众的准社会互动都出现了等价于一般社会互动的热诚效果,包括心思反馈(Tukachinsky,2010)、产生移情(Cohen,2004)、酿成认同(Derrick,Gabriel & Hugenberg,2009)、赢得社会搭救(Finn & Gorr,1988;Tsao,1996)等。

那是否讲解祭祀是一种准社会互动呢?笔者觉得也不系数是。在祭祀历程中, 参与者的疏浚步履指向牌位、墓所、遗像等客不雅在场的尸骸象征物,这些象征物的确不错被视为一种客不雅呈现的、拟真性的绪言表象(media image),这与准社会互动中通过绪言呈现建构的对象——如播送电视节目主理东谈主、影视剧变装、个东谈主酬酢平台账号等,并无实质区别;但由于象征物的抽象性和静态性,在其在场呈现的前提下,还必须唤起活着者对尸骸的挂牵并触发其对尸骸更为具象的设想赐与补充——如杨懋春(1945/2001:90)所言“他们故去的父母能以无形的步地和他们在一王人,这是他们特意志用功保持对父母灵活挂牵的截至”,这就讲解祭祀对象的建构也需要雷同设想性互动中的设想因素,也即主不雅呈现的热诚表象(mental image)。概言之,传统民间家庭祭祀既包含客不雅绪言表象的拟真因素,又包含主不雅热诚表象的设想因素,应属一种准社会互动与设想性互动的羼杂形态。这种羼杂形态无法单独使用准社会互动或设想性互动中的任何一种来赐与指称,故笔者兼取二者“拟真”与“设想”的特征,将之称为“拟想互动”。

如果再进一步深究,则会发现祭祀行为一种拟想互动,其中包含的准社会互动因素更为关键。对象呈现步地的各别,高度关联于另一个揣度对象的特征要素——互动信念,即参与者在多猛进程上服气对象正在与我方进行简直互动,或者说,在多猛进程上服气对方是简直的互动对象。不少讨论(Rubin,Pers & Powell,1985;Finn & Gorr,1988;Tsao,1996;Tukachinsky,2010)标明,准社会互动的参与者遍及觉得我方参与的是简直的互动,也即具有较高的互动信念水平;而对设想性互动的讨论(Berger & Bell,1988;Honeycutt,1989a;Honeycutt,Vickery & Hatcher,2015)却标明,个东谈主险些均能明晰地相识到所谓的“互动”只是我方的主不雅设想,也即具有较低的互动信念水平。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圣孔子就仍是相识到了互动信念对于祭祀的必要性,冷漠了“祭如在”(何晏,邢昺,1980:2467)这一根底原则。在祭祀行动中,使用的牌位、墓所、遗像等象征物在参与者的疏浚设想中不仅是“挂牵的结晶点”(开普勒,2001/2007:91),更是尸骸精神意志的载体——换言之,在参与者的主不雅相识中象征物即是尸骸本东谈主,同期与之配套的“互动”步地如点主、引魂与献祭、祝告、上香、燃烛、烧纸等庆典步调的创制与规章等,又无不在强化着参与者的互动信念,从而共同组成了一个准社会互动的接济结构。这是传统上使祭祀成其为祭祀的关键,也由此而得以将其与口角等雷同的行动诀别开来。口角(如致哀、献花等)亦然一种揣度尸骸的要紧庆典,天然某些时候在其历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以尸骸为对象的互动设想,带有设想性互动的性质,但其主要热诚历程如故对尸骸的回忆。然而其中所波及的物,在险些为零的互动信念水平要求下不可能在参与者主不雅意志中成为尸骸本东谈主,而是只是体现了与刚烈不存于世的尸骸的一种历史鸠合,因此这些物无法行为尸骸的绪言表象,口角也无法含有基于尸骸绪言表象的准社会互动因素。

至此,可用一个联接光谱式的单轴模子——拟想互动联接统(continuum)模子(如图1所示)来概述以上辨析截至:模子左端是系数以绪言表象为对象的渴望型准社会互动,右端则是系数以热诚表象为对象的渴望型设想性互动,二者之间则是拟想互动的羼杂态完备联接域。在这一模子中,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行动位于拟想互动的联接域之中,况且愈加偏向左侧的准社会互动一端。

结语

诚然,传统社会民间家庭祭祀势必因期间、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诸多变体,但所谓“换汤不换药”,其中仍然能找到明晰的发展干线和演变端倪,极度是最为中枢的要素——“祭如在”。只须把合手住这一中枢要素,也就找到了传统祭祀疏浚设想建构的根源,同期也把合手住了系数祭式之祭祀属性建构的关键。由是不雅之,本文起原网友所冷漠的“网上是给谁上坟”的问题也就不难领路了——“汇集祭祀”因短少适格的尸骸象征物而无法像传统祭祀一样完成疏浚设想的建构。而对传统民间家庭祭祀中的疏浚设想建构进行考研的表面真谛在于,能够将准社会互动与设想性互动这两种具有共性的“互动”形态勾连起来,揭示出一类更具遍及真谛的传播征象——拟想互动。至于拟想互动是否还存在更多的其他形态,其曩昔、目下、将来的发展图景究竟如何,则值得将来讨论赐与更全面、深入的探索。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件从略,原文刊载于《海外新闻界》2023年第3期。

封面图片来源于汇集

本期执编/九九

订阅信息

寰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海外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接待您订阅!

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或网址https://weidian.com/?userid=1185747182,投入海外新闻界微店,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

您还可拜谒《海外新闻界》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块。



----------------------------------